2024-06-30
中国整木网
网络
6081
在位于江阴市高新区的启星智能制造产业园,尽管厂房外墙还在改造,但已有两家智能制造企业迫不及待地签下了入驻协议。到本月底,随着一期改造工程的完工,这个一度被“散乱污”所占据的园区,将华丽转身为智能制造产业园。据悉,近一年以来,江阴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7055家,占整个无锡的三分之一。环保专家表示,启星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升级转型向“散乱污”彻底关上了门,有效杜绝了其死灰复燃。“散乱污”企业集中清退长期奋战在环境监管一线的江阴环境监察局局长唐海刚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他告诉记者,在与企业的频繁接触中,他发现“散乱污”已成为拖江阴环境后腿的“主力军”。“散乱污”企业生产工艺落后,不符合产业政策或区域产业规划布局、安全隐患突出且群众反映强烈。与排放大户相比,这些作坊式“散户”不仅污染模式粗放,更以近乎于“零”的环保投入来获取经济利益——有的无证无照,有的缺少对废气废水的处置措施,严重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升。“只有高端进、低端退,倒逼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才能促进长江江阴段环境持续优化。”江阴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张晓华对记者说,最近他的“心头大事”就是盼着启星制造产业园顺利完工,早日开门迎客。正因如此,隔三岔五他就会往工地上跑。在启星智能制造产业园,张晓华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一家传统纺织企业,占地330亩。由于行业不景气,业主引进了大量的“散乱污”企业,最多时达到8家。这些企业多是以木材加工、纺织小作坊、废旧金属处理为主的低端产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固体废物等对环境和安全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去年年底,结合淘汰落后产能整治,该园区所有的“散乱污”企业被集中清退。该园区随之提档升级,引进的产业层次较高、环境治理能力较强的智能制造企业,将对环境改善有较大的提升。据估计,升级后的新园区亩均效益将多出20余倍。堵住“散乱污”回潮退路“散乱污”治理其实并不难,难就难在容易出现回潮。唐海刚坦言,由于大多数“散乱污”企业都是设备简单的小作坊,因此“行动”方便,经常跟执法人员打“游击战”。如何防止“散乱污”死灰复燃,成了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执法人员头疼的“顽疾”。江阴在破解这一难题上动足了脑筋。“要想堵住‘散乱污’回潮的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无处藏身。”江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杜绝“散乱污”死灰复燃,除了通过拆迁治理“散乱污”集群、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外,江阴将“散乱污”整治中清理腾退出来且有条件的土地改造修建成公园,堵住“散乱污”回潮退路,从而实现“生态进、生产退”。
蟠龙山生态公园
今年初,占地1000亩的蟠龙山生态公园开始建设,这里曾是当地“散乱污”企业聚集地,散落着汽车配件、仓储物流、机械加工、养殖等多种业态。去年,高新区第一轮“散乱污”整治共摸排1470多家企业,关停261家,整治290家。其中,蟠龙山共拆除109家“散乱污”企业,拆净面积约8.4万平方米,直接斩断了其“后路”。眼下,高新区第二轮整治即将启动,江阴将通过继续强化对“散乱污”企业的“一拆二断三清”。今年主要针对木材制造、石材加工、小五金铸造等小作坊式的“散乱污”进行清理整治。污染物处理设备线上监控对于那些正常运转的企业,一旦发现排放超标,环保执法的“铁齿钢牙”同样不手软。据介绍,过去三年,江阴环保执法处罚总量达到整个“十二五”期间的3倍。江阴市环境监察局局长唐海刚表示,一般来说环保执法很少会选择雨天去检查企业排污情况。而在江阴,到了雨天依然会派执法人员到企业取样,一旦发现有污水混入,罚款在所难免。起初有些企业还叫屈喊冤,表示混入的是生活污水。然而,江阴生态环境局领导班子经过讨论定下了“规矩”:即便是生活污水也不行,必须要整改。如今,三年坚持下来,雨天在江阴基本采集不到污水,晴天更是很少发现污水排放现象,而之前这样的处罚数占到总数的15%。面对严峻的污染防治,在压实企业治污主体责任的同时,江阴进一步加强了生态环境部门的监管责任。据介绍,江阴有大大小小的印染企业203家。最近两年,江阴环保提高“门槛”,倒逼印染企业不断提升废水、废气设施处理,直至达到接管标准。如今江阴的印染企业废水处理设施已更新换代到第五代。初步测算,在这些处理设施的升级换代上,江阴两年时间投入8亿多元。设备虽然是安装了,但到底有没有正常运转,不到现场“抓现行”根本无从得知。去年7月,江阴率先在无锡推开企业用电工况技防手段,污染物处理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后台数据一目了然。用电工况3秒钟内就能到达手机端,执法人员不到现场就能“秒查”企业排污情况。唐海刚说,这相当于在企业安了“一只眼睛”,企业想逃避监管几乎不可能。目前,首批600家重点排污企业已上线,改造费用由企业自掏腰包。到今年年底,争取能上线1200家。到明年年底,力争达到2000家。到那时,江阴重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时况将尽在掌握之中。
1581119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