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
中国整木网
网络
6052
年初《盘点2023年八大悲情经销商》文章的热度刚刚散去,2024年3月14日的《中国消费者报》就曝出黑龙江大庆的欧派整装经销商——千林装饰,打着欧派大家居的旗号,收了近100位消费者的900万货款后,经销商玩人间蒸发,办公室人去楼空,疑似“跑路”,留下近百位业主的烂尾装修工程在风中凌乱。
这一次的装修工程烂尾项目中,消费者当然是冲着欧派的旗号,才会在千林装饰一波又一波交全款多打折、送家具的促销攻势下,掏光了口袋。如果仅仅是凭着经销商的名号,在装修行业如此不景气的环境下,一把要先拿走消费者900万的预付款,难度还是挺大的。
媒体曝出欧派家居与千林装饰之间的授权期限为2023年2月17日至2023年12月31日,也就是到去年年底,二者在法律意义上就不存在关系了。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是千林公司明知道授权即将到期,所以梭哈一把跑路。因为绝大部分家居建材企业与经销商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签,然后到了第二年,如果没有大的问题,都会自然续签。等到经销商拿到正式合同,至少到了当年的第二个季度,夸张的甚至到了下半年才拿到合同的,也不在少数。
品牌企业这样做,目的就是为了消除类似经销商挖坑,让企业背锅的隐患!授权的期限限制只是企业控制风险的一种手段,只要不出大问题,授权续签的概率非常大,所以,经销商应该不存在授权到期,趁机捞一把的动机。
地产遇冷,家居建材行业的经销商日子难过,是不争事实。目前,关店的建材店虽然不少,但是坑消费者一把再跑路的经销商却是极个别。是什么原因,让欧派的经销商即使冒着自毁商誉的风险,也要铤而走险,挖下这么大一个坑呢?
我想到了几年前的一场饭局。
2019年,也就是疫情前,正是房地产最后高光的时刻,我去给一家建材经销商的团队做培训。这家经销商老板挺年轻,思维也比较活跃,在企业的外脑投入上也愿意花钱。当时中午吃饭的时候,给他做长期咨询的一家咨询公司人员正好和我同桌,经销商老板在末座作陪,谈话言语间,看得出他们应该是正在策划当年的“十一”大促方案。
因为坐在同桌,经销商给大家相互介绍后,提议让我给他们这次的“十一”大促方案提提意见。
我知道经销商这种做法,摆明了是把培训老师当枪使,但是也不好直接拒绝,便请教详细的促销方案,让他们尽可能地说得详细些,拖拖时间也就过去了。
原来这家咨询公司给他们提供一份“买建材送汽车”的促销方案,噱头够大,赠品也够吸引人。具体操作就是,消费者只要消费达到一定金额,经销商就为消费者提供一辆不同级别的比亚迪汽车的首付款,消费者与汽车经销商签订购车合同,汽车登记在消费者名下。每月的月供由经销商支付。
但是,关键的就是“但是”了。经销商支付月供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该名消费者必须每个月介绍10名潜在建材产品消费者到店,要求这10名消费者必须要有待装修的新房,除此以外,无论成交与否,都不影响经销商替消费者还贷,而且转介绍的消费者也可以享受买建材送汽车的方案,以此类推。如果当月消费者没有完成这个指标,当月的月供消费者就只能自己去还,经销商只是需要对还款承担连带责任。
利用产品的高毛利锁定汽车的首付款,利用转介绍的成交率锁定月供支出,并用从后面人身上挣的钱,拿出一部分为前面买建材的人填坑,赚新钱还旧债。
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商业闭环,而是一个没有尽头的极限隧道。
我看着咨询公司的人正神采飞扬的介绍,实在不方便“断人财路,杀人父母”。但拗不过经销商在旁边一再撺掇我发表一下看法,我只好不痛不痒地、自问自答式地说来一句:
这是不是金融行业的玩法啊!?
咨询公司的哥们看了我一眼,有点不屑的回道:
不,这是营销创新的玩法,是降维打击!
我以下午讲课需要午休为由,匆匆结束了谈话。也许是那个经销商老板时运不济,这个方案执行不久,就遇到了三年疫情,这个方案通过银行加的杠杆,最后是如何收场的,我不清楚。目前的状态是,这个经销商老板,反正我是联系不上了。
一个经销商,不琢磨营销开始研究金融,这本身就是一个危险信号。
营销和金融,本来都有各自的领域,跨界创新,也无可厚非。但金融的玩法本质就是上杠杆,用1块钱去撬动100、1000、10000,甚至更多钱,一旦上杠杆,就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在整个链条上滚动,即使这些现金不是你的也没有问题。当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大家都愿意花钱,现金能够充分地流动,但是一遇上环境变化,现金的流动出现问题,即使整体链条上的资金都是你的,如果没有更多的现金补充进来,现金就会以光速耗尽。
即便如此,因为上了杠杆,相当于利滚利的链条,依然牢牢地绞在经销商的脖子上,齿轮会继续转动。此时,经销商就算赔光了老底,也甩不掉杠杆带动的连带效应,从资产归零到巨额负债,经销商的苦日子才真正开始。
有敢于将促销金融化的经销商,就有敢于将产品金融化的经销商。
2024年年初,位于北京双井富力广场的中国黄金北京概念店的老板“跑路”。作为中国黄金的加盟店,推出了名为“无忧预定”的黄金托管业务,也就是消费者购买黄金后,如果把黄金委托门店进行保存而不取走,消费者可以每年获得保存黄金重量的2.5%作为收益。也正是因为这项业务,导致消费者存储在门店价值约5000万元的黄金,与中国黄金的门店老板一同消失。
中国黄金加盟店的做法,显然比建材经销商更为激进。这样的产品金融化,相当于变相吸收存款,而经销商要有能力持续支付大额利息,必须要找到更好的黄金投资渠道,显然,这并不是随便一个金融爱好者可以找得到的。即使在黄金市场暴涨的今天,加盟商都只能一跑了之,可见,金融行业的水,深不见底。
金融是什么?有人说是钱生钱的行业,我觉得并不准确。
金融应该是用别人的钱,给自己赚钱,然后利用自己的专业制定规则,把风险留给别人,把好处留给自己的游戏。这个过程不产生价值,只是权利和义务的再分配。
经销商的专业是卖产品,如何通过服务把产品卖个好价钱,才是经销商的本职工作。经销商一旦忘记了这个初心,沉迷于金融,相当于用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对于金融行业的人来说,过去,只有不懂游戏规则的经销商,现在,还有了送钱上门、挑战专业的经销商。这一下,连扫尾擦屁股的背锅侠都齐活了。
远离变相金融,守好经销主业。
15811192007